27 Oct 2016

赤子之心

女儿的学校今天庆祝儿童节。
她要我做蒟蒻果冻,说去年我做的,同学们都很喜欢。
谢谢小朋友们的肯定。
祝福大家初心莫忘,赤子之心长存。


Konnyaku jelly for Children's Day Celebration.
Wishing all of us, always be as innocent as a child.

Labels: , ,

2 Apr 2016

银河里的星星

女儿递了一张 A4 纸给我,说:“妈,你可以教我折星星吗?”
折星星?折星星不是用这样的纸的。”我边说边走向书房,“等,我有折星星的纸的。“
拿出“星星纸”后,女儿问:“你什么时候买的?”
我读中学的时候买的。”
“What?”
再次印证,我很能收东西。

看见纸袋上的标签吗?银河社呢!
你若和我差不多年岁,又在都门度过青春岁月,对 Kota Raya 的银河社一定有印象。那是我流连忘返,投资了不少零用的地方啊。
年前收拾时,丢了很多东西,看到这些“星星纸”却想:留起来吧,女儿多几年就会要玩这些小玩意儿了。
果然!”
哈哈,我又沾沾自喜了。

Labels: ,

19 Feb 2016

请允许孩子的如实


看着手上的学生投稿,抬头问周边的同事:“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写的作文,跟我以前写的一样的?”
语毕,安静的办公室马上一阵骚动。
同事 T 说:“千万不要叫他们写野餐,写野餐的话,一定写去波德申。”
同事 M 说:“对,对,对,连东马的人也是去波德申野餐的。”
我的脑海中立马浮现一家大小搭飞机,带着野餐垫、饭盒、游泳圈等,渡过南中国海,来到波德申。在我为自己脑中的画面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时,同事 T 接着说:“还有,那个妈妈永远没有得下水的,一定是坐在树下看食物。”同事 S 搭腔:“可怜到连防晒油也不能涂一下。”
听到这里,我更是笑得肚子快抽筋了。
好不容易大家都止住笑声后,我跟大家分享女儿的周记。
老师让小朋友写一篇题为《农历新年》的周记。女儿写了去看《Ola Bola》的流水账。文中还有这么一句:“我本来不要去看《Ola Bola》的,可是后来去看了,因为爸爸逼我去看。”女儿让我批阅时,我暗忖:这样的文章,没有年夜饭、拜年、舞狮、放烟火,加上看的也不是贺岁片,是否反映了农历新年的气象呢?
我后来这么说服自己:“这就是她的农历新年经历呀!比起‘妈妈带我做美甲’,写看电影,应该比较不会离题。”
之所以会想到离题这事儿,是因为她人生中的第一篇周记被批离题了。当时,我不知道老师要求小朋友写《二年级的一天》,她写了跟爸爸去游泳,我还觉得她会选题材呢。原来老师是要他们写二年级的校园生活。我暗自嘀咕:二年级,不是也包括家里的生活吗?
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的孩子,童年生活相去天壤,为什么写的作文却如出一辙?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和一个母亲的我,又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允许,对,就是允许孩子们自由地表达心中所想,如实地描写所见所闻。

星洲日报·2016年3月3日

Labels: ,

4 Feb 2016

江南可采莲


“妈咪,我们今天读《江南》。”
“是哦。老师怎样解释江南?”
“老师讲,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江南可采莲,就是可以去那个美丽的地方采莲花。”
“哦~~莲叶何田田咧?”
“忘记了……应该是莲叶好像田那样咯。”
“啊?!哦~~莲叶好像一个个‘田’字,是吗?”
“啊……应该是啦。接下来的就是讲鱼游来这里,游去那里,很快乐。”
是啊,女儿,八岁的你只要知道江南是个美丽的、连鱼也很快乐的地方。至于那“田田”,你无法真正理解,就容许妈妈瞎掰一下,用你可以理解的形容词来加深你的印象。
鱼戏莲叶间,语文的学习,像戏水的鱼儿一样自在呀。

Labels:

24 Jan 2016

代代相传

“请不要把你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套在我的身上,
我需要的只是你的爱和支持,
不是用你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我。
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面对的又是什么?
——普天下所有人的心声”


读到这一段,心里大大地“怦”了一下。
是啊,我们凭什么去左右其他人的人生?
即便那“其他人”是父母、伴侣和孩子。
妍呱呱落地时,我有意识地跟自己说:“她虽然是我的女儿,可是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说归说,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她也因为我的期望和情绪而吃了一些苦头。
她的言行举止,越大越像我。
是耳濡目染,也是生命的承接。
我在学习接纳她的过程,也在学习面对真实的自己。
“你在用你妈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她了。”周先生看不下去时,这么提醒我。
孩子真的是父母的镜子,一代又一代,生命的延续,基因的遗传,绵绵不断。
爱,无条件的爱,也应该代代相传。

Labels: ,

7 Jul 2015

爱相随

陪公主温习功课。
她一贯地心不在焉。
“女儿,你知道我今天不舒服,下午才去看了医生吗?我不舒服,也陪你温习,你是不是可以专心一点,然后我们可以早点睡觉呢?”
继续读了几页,我让她休息一下。
她转身回来,递了这张卡片给我。



女儿,妈妈希望你心中充满爱,带着爱的步伐走你的人生路。
加油!

Labels: ,

14 Apr 2012

数学题

黑色星期五,家里闹出小插曲。
妍妍和周先生因为这道习题而吵架。


妍妍坚持要把填写答案的空格上的老鼠/蛋糕也算进去。
周先生尝试跟她解释,却不得要领。
结果,我决定让妍妍写她觉得对的答案。
她的功课,她负责;她的人生;她负责。
今天,我尝试跟妍妍解释:“爸爸说格子上面的老鼠不用数,是因为那只老鼠是要让你知道——你数了那一群老鼠之后,就把答案填在有老鼠在上面的空格里,不要填在有蛋糕的那个格子。有蛋糕的格子,就填有几块蛋糕咯。”
妍妍听了,不做声。
我问:“你还是觉得格子上面的老鼠和蛋糕也要一起数吗?”
她点了点头。
“好啦,那我们就不要改答案咯。不过,你要知道爸爸也没有错。只是爸爸看的和你看的不一样。有时候,我们要接受别人的意见,不可以每次都以为自己一定是对的,知道吗?”
她又不理睬我。
我又要晕了!

Labels:

11 Mar 2012

我知道!

周先生回乡。
小白的感冒还未痊愈,所以我们母子三人留在家中。
小白早餐之后,就不肯乖乖地喝奶睡觉。
来帮忙的外婆问小白:“你今天做么这样啊?”
在一旁玩家家酒的妍妍,头也不回地说:“我知道!我知道!他很想念爸爸了。”

Labels: , ,

30 Aug 2011

妍妍语录

(一)
晚上睡觉前,我对妍妍说:“妍哪,你看你的玩具满地都是,收拾一下,好吗?”

“啊……我的手很酸了。”

“乱讲,你都还没有收拾,酸什么?”

“我……我的手晕倒了。”

我心想:有女如此,我才要昏!

(二)
妍妍的保姆有个亲戚的孩子在念蒙特梭利课程。她的功课需要访问小孩,于是就找上妍妍。

谁知道人家来了,小家伙却不配合,不跟人家说话。

保姆用食物利诱也无效。(食物也有失灵的时候,少见!)

听了周先生的转述,我对妍妍说:“姐姐读书,要做功课,所以需要你回答一些问题。你为什么不要跟姐姐讲话?”

“因为我不认识那个姐姐嘛……”

听了,我和周先生对望一会儿:“这样讲好像也对。还有,她什么时候会用‘认识’的?”

Labels:

30 Jan 2011

报告阿嬤

薄荷糖忙着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过年。妍妍在身边转来转去地 “帮忙”。

“妍哪,我们要回阿公家过年咯。新年前,会先拜拜阿嬤,你要跟阿嬤讲什么?”

小家伙马上回答:“阿嬤,我会读书了!”

薄荷糖脸上挂了三条线。

Labels:

27 Nov 2010

知其不可而为之

周先生和妍妍一起浏览面子书的相册。看到一张吃零食时被拍下的照片,妍妍马上说:“哦……被爸爸看到了。”

“妍,你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现在小,人家或许会觉得可爱,等你长大了,几十岁人还讲不听,就很令人讨厌。”

“你又趁机骂谁?”周先生问。

真讨厌,就不能说我是举一反三。“我哪里有骂人?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接着,我开始兴奋了,说:“不要紧,妍。幸亏你是女的,还可以寄望找个贾宝玉,然后你们两个就自己关在大观园里过一辈子。”

“你不要教坏她。”

“OK、OK。”我转向女儿,“妍,听妈咪讲,人是群居的动物,如果要享受群居的便利,就请遵守为群居而设的条规,不然的话,不要出来。”

“你……”

妍妍说:“我要milk milk。”

Labels: ,

14 Nov 2010

周美玲

带妍妍去买日常用品后,在一家餐厅用餐。

食物来了,我说:“妍妍,没有叫爸爸吃饭哪?”

小家伙很合作地说:“爸爸吃饭,妈咪吃饭。”

侍应看了说:“妹妹真乖呀!你几岁?”

妍妍回答道:“两岁。”

“你叫什么名字啊?”既然有回应,侍应当然再问咯。

“周美玲。”

“不是!!!”我和周先生异口同声惨叫的同时,侍应称赞她说,真聪明。

“小叔惹的祸。”周先生摇头说。

为什么妍妍会以为自己是周美玲呢?

阿嬤去世时,妍妍在阿公家待了一个星期。这一段日子,她让大家见识到她的真我。大家,上至阿公,下至大她两岁的堂哥,也包括到访的亲戚朋友和阿公的左邻右舍。

只要累了、馋嘴了,妍妍就发飙,乱喊乱叫:“奶嘴呀!奶嘴呀!”或者“饼啊……饼啊……”。(我跟她的小婶说:“看,她是最懂得Law of Attraction的人。”)如果没有顺她的意思,她就在我身上转来转去,然后干脆在地上打滚,直到我们妥协才罢休。这样的孩子,真的是让大家大开眼界,连“阅孩无数”的阿公也说:“你真的是牛婆。”

结果,她的小叔和小姑就讨论起来了。他们觉得是名字取错了,要改个girly一点的名字才行。小叔说:“我的女同学里,十个有五个的名字有‘美’字,所以‘美’一定要用。”

小姑就说:“叫美玲好了,容易叫、容易记。不然每次讲‘君妍’,人家还要问怎样写。”

就这样,妍妍有了个很girly的名字——周美玲。大家开玩笑地叫了几天,她竟然当真了。

但愿多两个月上幼儿园时,她不会跟老师争辩说:“我不是周君妍,我是周美玲!”

Labels: ,

23 Jun 2010

拜拜

大概两三个星期前开始,薄荷糖每天都得带文件、稿件回家处理。

替妍妍换了睡衣以后,薄荷糖就让周先生陪她玩,然后自己躲在书房工作。

大概一周前,她和周先生玩了一阵子,发现妈妈不见了,就摇摇摆摆地边走边叫:“阿咪阿咪阿咪阿咪……”一手抱着她的小熊,一手拖着她的被。

到了书房,她二话不说地牵我的手,说:“阿米阿密吉普……”

“讲好好,妈咪不明白。”

结果,她指着电脑,说:“咪,拜拜。”

Labels:

28 May 2010

一家三口坐在车子里。
突然,妍妍拍我的手:“妈咪、妈咪,水!”
“水?”我往外看,“哇,这样肮脏,你也知道是水!厉害!”
“妈咪……”这一次是周先生在叫我。
诶,窗外的是Sungai Gombak哦,我有这样的回应不是很正常吗?

Labels: ,

26 Apr 2010

受伤的稿

刚才在看稿的时候,妍妍跑过来牵我的手,依依啊啊地叫我进房间睡觉。我停下笔,跟她说:“你先跟爸爸去睡觉好不好?妈咪等一下就来。妈咪在看稿,让妈咪看完这两页,好不好?”我一边说,一边给她看我正在润饰的稿件。

她看了,指着我的稿,雪雪呼痛地说:“噢噢……噢噢……”

原来她以为被我改到满页红红的稿流血了。

看了她的反应,我不禁莞尔。“是咯,妈咪是editor,是救稿的doctor。”

周先生在旁冷冷地说:“Mummy, behave please.”

Labels: ,

15 Apr 2010

家有童工

2010年4月9日,妍妍1岁8个月大……




欢迎到这里来看一年前的她。

Labels:

11 Feb 2010

可怜的孩子

接妍妍回家时,我在车上跟她说:“妍啊,妈咪收工过年咯!妈咪要自己顾你10天,要你10天不给妈咪骂是不可能的啦!你说,你可不可能在这10天里,不给妈咪打?”

开着车的周先生冷冷地回应:“很难。”

可怜的孩子……

Labels:

4 Jan 2010

一年伊始

2010年伊始,妍妍终于开口叫“爸”了。
(是的,她没有遗传到父母的口齿伶俐。)

新年伊始,她也开始耍脾气。只要妈咪一瞪她,她就生气地用“婴语”回骂。
(是的,她绝对是遗传了妈妈那不好惹的性子。)

看一看孩子,再看一看身边的人事物,我心中不断地跟自己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Labels:

25 Sept 2009

珍贵的礼物

今天是一个朋友的生日,她在面子书这么说:
“今天是我的母难日,想起最疼爱我、已经离开我将近三年的妈妈。 我妈不仅疼爱我,更疼爱我的孩子。她为她们留下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爱;她们永远记得有那么一个人永远爱她,守护着她。”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珍贵的礼物。
对我而言,我的阿公给我留下了一份珍贵而沉重的礼物——我的名字。
有时候,想要做坏事、使坏心眼的时候,心中就会有这么一句话:“不可以辜负了你的名字。”
有时候也蛮累的。

后来,生了女儿,我选了“妍”给她当名字,女孩子漂漂亮亮的,自己看了舒服,人家看了也顺眼。
谁知道周先生在“妍”字的前头加了个“君”字,希望她像君子一样美丽。
“哎哟,现在是小人当道啦,君子要怎样活?”
后来,还是接受了这个名字,人生总要有点希望和坚持吧?
但愿将来孩子不会说,这样的名字太沉重。

Labels: , ,

20 Sept 2009

叫人

妍妍终于开口叫人了。

猜一猜,她先叫谁?
爸爸?错!
妈妈?错!
她是先叫阿嬷啦!

话说薄荷糖在逗弄妍妍,“妍,叫阿嬷。你会吗?阿……嬤!”
妍妍呆呆地望一望薄荷糖,然后转头看着她的阿嬷,“阿嬷!”
听后,阿嬷和薄荷糖愣了一下,“妈,她真的会也!”
“是哦,她真的会哦!”

看见这样的情况,薄荷糖不禁想:难道连孩子也知道阿嬷等我们生小孩等得很久了,所以先叫阿嬷,讨老人欢心?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