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Oct 2006

夏令已过……

早上睁开眼睛,已经是九点半了。可是,想到夏令时间 (Daylight Saving Time) 已过,得把时间往后拨一个小时,我就在暗笑,赚了一个小时哦。周先生说:“不要忘记三月时,你已经不见了一个小时。”

坦白说,到现在我还是搞不清楚夏令时间的作用在那,只是人家调时间,我就跟着调时间。虽然曾经读了一篇关于夏令时间的文章,里头说:“人们相信,调整夏令时间能够节省能源。由于阳光普照,人们减少使用电灯或其他电器,上午和下午的用电量就跟着减少。纽西兰的电供公司发现,当夏令时间开始时,人们的用电量减少了百分之三点五。在夏令时间的第一个星期里,傍晚时分的高峰用电量甚至减少了百分之五左右。”

可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干脆在夏天时,调整上班时间、营业时间就好了呢?在夏天时提早一个小时上班和营业,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这么麻烦?

其实,英国的Lord Balfour也对实行夏令时间的方案,提出了他的疑惑:“在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当人们忙着把时间调回格林威治时间时,说不定有一些‘不幸’怀有双胞胎的妇女,在午夜十二时五十分诞下其中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却在一点钟之后产下。那么,两个孩子的出生时间就颠倒了。”对啊,夏令时间在午夜一点钟结束,时间向后挪了一个小时,一点钟就变成了十二点钟。那么,谁是长、谁是幼啊?到底医院如何纪录孩子们的出生时间呢?希望我下回和助产士做家访时,记得问这一个问题。

周先生刚刚提出的一个问题,也是很有趣。他说:“如果有一班机在今天凌晨一点半降陆,可是调整了时间之后,变成了十二点半。那么,机场要怎样区分这个调整时间后的十二点半和原本的十二点半?”目前,我还想不到谁可以为他解答这个问题。看来,要等下回出游时问空姐了。

夏令已过,把时间“拨回正轨”,意味着冬天近了,2006年就要成为历史。看来我得紧抓剩下两个月的2006了。嗯,坐而言,起而行,首先就要马上去调整时钟、手表还有手机的时间!

Labels:

22 Oct 2006

多话的惩罚

小时候,上课时不停地讲话,老师给我们的处罚就是双手捂着嘴巴,不准把手放下,当然也不准发出声音;不听话的,就藤条伺候。妈妈则是大吼一声:“吵死了!”,我们就乖乖地不敢出声,因为不噤声的话,也是藤条来了。

昨天到
凯文葛罗夫艺术与博物院 (Kelvingrove Art Gallery and Museum) 去,才知道原来多话的惩罚由来已久,而且让人怵目惊心。

16世纪的多话苏格兰妇女,会被罚戴上面罩 (Brank,也叫做Scold’s Bridle)。



据说,这是为了制止言语极端、惹是生非的女性而有的轻微惩罚。套上面罩后,面罩上一个带刺的铁片,就会压在舌头上。这样一来,只要动一动舌头,就会被刺痛了。为了避免疼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舌头乖乖地躺着咯!

17世纪的德国也不遑多让。套上面罩后,连嘴巴都无法张开!


如果你无法想象戴上面罩到底是什么模样,请看以下的明信片:
一看到这些面罩时,我的反应就是幸亏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处罚方法了,否则的话,我应该也有蛮大的机会戴上它们的。

Labels:

19 Oct 2006

爸爸的手指开花了

打电话回家,妈妈告诉我,爸爸昨天工作时弄伤了手指。他自己拿铁锤锤到了左手的食指。弄伤后,他就这样让手指“开花”,没有包扎伤口,也没有去看医生。一直到下班回家,才给我的外甥女——宁宁发现。

当然,我妈是劝不了他去看医生的。况且,我妈常常说:“大人大者,有咩野唔识自己去揾医生啊。”老夫老妻就是这样咯!

等到晚上九点多,我妹来接宁宁时,听我妈吩咐我爸记得跟我姑姑拿药布,才发现了我爸那受伤的手指。按她的说法,是又肿又红,吓死人。我爸还嘴硬说不痛,不必看医生。给我妹唠叨了几句就说,明天才去看医生。那怎么行?由于妹夫赶着送货给客人,于是就打电话给还未回到家的弟弟,吩咐他带爸爸去看医生。

不知情况严重的弟弟也说,明天会带他去看医生。妹妹说:“你看到他的手指,就不会这样说了。”果然,弟弟看了爸爸的伤势后,就觉得他要马上去看医生才行。爸爸还是那一句,不痛,没事。弟弟说:“给刀片割伤都会痛,你这样会不痛?”说好说歹,总算把他带到医院去了。

医生说,由于爸爸没有马上求医,伤口的血液已经凝结了,现在伤口要更久的时间才能愈合。真不懂为什么爸爸完全不担心,万一得了破伤风,要怎么办?还是他不知道后果可以有多严重?

现在的我,不想找答案了。我只希望我爸平平安安的。我想,爸爸真的老了。泥水匠,这样粗重的工作,真的是不适合他了。可是,叫五十三岁的他转行吗?应该不太可能。退休,又好像有点年轻。我能给他什么安排呢?怎样的安排才是最好的?一直以来,他都让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信任我:让我选择自己爱念的学科,让我做喜欢的工作,跟交往多年的男朋友分手,他也没有多问,说要嫁人,他就安安心心地当岳父。想不到现在反倒是我要来给他做出安排了。

向来仗恃爸爸妈妈年轻(真的,和我同年龄的朋友当中,我的父母是最年轻的),总是让自己很放心地工作、学习、玩乐。去年,妈妈中风,我豁然察觉其实父母也渐渐老去,再加上许多疾病年轻化了,是我停下来看一看他们的时候了。

也是在妈妈生病时,听妹夫说,我爸很担心小弟,因为小弟初中毕业后就出来工作,工作也不是很理想。我爸的期望就是有一天他中了万字票,可以给小弟一笔钱,经营一些小生意。另一个教他不放心的是我。怎么会是我?我从小就不曾给家里添麻烦,长大后更加精明,清楚自己要什么,也努力地往目标前进。就算让我离乡背井到苏格兰来,我也是活得开开心心的。原来,我爸是担心我当高龄产妇……

我在为自己的人生规划时,总是忘了我爸妈的期许。刚结婚时,我总是跟他们说:“哎唷!你们五十岁不到,现在的人随便可以活到八十岁,你们一定会看到我生孩子的啦!”到苏格兰来陪读以后,我就说:“我们会饿死孩子的。”一直到妈妈生病了、爸爸的手指开花了,我不得不承认:其实他们也没有多少的日子等我了。我似乎剥夺了他们为人祖父母、看着孙辈长大成人的期望。

给爸爸打了电话,他还是一贯的淡定,就是说没有事。叫他明天不好去工作了,他说不行,因为老板不在,他得负责载其他人到工地。我知道我是无法说服他的,只好打电话给小妹,让她再去教训我爸。幸亏我爸有五个孩子,他的手指开花以后,我们才有足够的人力轮流教训他。妹妹和弟弟还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妹妹问弟弟:“爸爸看了医生,有没有缝针?”弟弟说:“裂开有缝才能缝嘛,现在是开花了,怎么缝?”

Labels:

18 Oct 2006

A Special Day

Today is a special day as I was brave enough to “threaten” a receptionist at a clinic.

I had a job at the clinic at 10.00am. I reached there at 9.40am as I managed to catch an earlier bus. I thought I was very lucky because I could do some reading while waiting for the patient. Unfortunately, I couldn’t do it. The patient came with her children five minutes later. She brought them to the drop-in baby clinic. According to her, she brought them to see the nurse while seeing the doctor to save her from coming here again. Even though I knew she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nurse in simple English since baby clinics normally just take the height and weight for the babies, but I still accompanied her to see the nurse just in case she wanted to ask any question.

We left the nurse’s room at 10.05am. So we sat in the waiting room again. Time passed, it was 10.20am, so I went to the receptionist and told her that I got another job in the city centre at 11.00am. Therefore, I had to go at 10.30am. I asked for her help to see whether the doctor was free to see the patient too. She said the doctor was with a patient. That’s fine, I went back to my seat.

I saw a patient left the doctor’s room five minutes later. But until 10.35am, the doctor didn’t call any patient to her room. I went to the receptionist again. She wasn’t at her desk. She stood two meters away and was chit-chatting with her colleague. When I asked her to check if the doctor knew there was another patient here. She answered my question impatiently and told me from two meters away, “The doctor was with a patient.” I was so frustrated with her irresponsible answer and bad attitude. So I raised my voice, “I saw a patient came out 10 minutes ago and nobody entered her room after that. I told you I have to go at 10.30am and it is 10.35am alread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you just book me for half an hour. I can go now, you know?” I saw her face changed. I guessed she didn’t expect that I dared to say like that to her.

Anyway, we saw the doctor two minutes later. Of course, I was late for my next job. Sob… Sob…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blame a receptionist. This incident makes me to recall a friend’s question too - “Why some people always like others to raise up voice, then only they play their roles?”

I think everybody wants to be a nice and charming person, but when charm fails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are forced to be fierce… It’s sad, right?

Labels: ,

13 Oct 2006

感(动+慨+激)

今天早上,收到了出版社寄来的《陈姐姐出游记》的完稿。下载了稿件,迫不及待地在电脑上“翻阅”,越看越觉得编辑和美编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经过他们加工的《陈姐姐出游记》,色彩缤纷、图文并茂。词汇库更是让小读者看懂了我那对他们来说比较深奥的遣词用字。

虽然说曾经当了四年九个月的编辑,编了不少的华小作业和一些儿童读物,可是当要写稿给小朋友看时,才发现真的一点儿也不容易。在写这一系列的文章时,时时遇上瓶颈,然而既然已经答应下来了,就得完工,否则的话,真的是太对不起给我机会的人了。

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看稿,才看完了其中的两本,大概九十页而已。看来是要好好地加油了,否则的话,这样的速度怎么找吃?不要忘记,这些可是编辑看了五遍才寄给我的,如果是刚排出来的稿,我岂不是只能看四十页?

其实,我应该再继续看稿才是。可是,却又很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兴奋,于是就写了这一篇文章。

喜悦之余,更有许多的感激。感激给我机会和鼓励的人,感激让我为所欲为的父母和周先生,感激让我安心为所欲为的弟妹……

Labels:

8 Oct 2006

十六的月亮在德国

Labels: ,

5 Oct 2006

异乡客话中秋

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日子。

一向以来,我对中秋节的感触不深。因为一直住在家里,什么节日都和家人一起过。出嫁以后,印象中,中秋节都是在娘家度过的。因为夫家远在200多公里以外,没有遇上周末的话,是不可能请假回去过节的。来到苏格兰以后,日子就不一样了。

2004年的中秋节,是首次在外度过的中秋节。和一群中国朋友一起过节。吃了朋友妈妈寄来的水果月饼,听了中国大陆奢华的金箔月饼,却看不到传说中比较圆的月亮。月娘羞答答地躲在云层后,任凭我们千呼万唤,也不出来。

2005年的中秋节,外子的大学同学到阿伯丁公干。我们假访友之名,到阿伯丁一游。一起度过了没有月饼的中秋节,可是却在回程路上,看见了北海上的明月。外国的月亮果然比较圆。可是,当我按下快门时,明月却成了“残月”。

今年的中秋节,我会身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一样有机会和来自家乡的朋友聚会。有没有月饼和月亮,已经不重要了。人团圆,比吃月饼和赏月快乐,不是吗?

除了有机会和朋友在中秋节相聚,也有朋友给我们寄月饼。三年来,我们都是在吃着免费月饼。我们真的是很幸运,因为总是有一些人记挂着我们。

明年的中秋节,我又身在何方?

Labels: ,

3 Oct 2006

李清照的精神病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大家以为我又要瞎掰了。

事实上,这是济南大学文学院教师——路也(1969- )的一篇小论文。论文收录在2006年第3期的《中国诗人》中,题目是《李清照的抑郁症》。论文的开头引用了《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说“这绝对是一个抑郁症患者才有可能写出来的句子。七对叠字,好几个难以发出的齿音,连用在一起,只有愁肠百结者才可能这样去写。”

接着,作者再以李清照词作中提及的症状来印证她的抑郁症。“日晚倦梳头”(《武陵春》)、“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凤凰台上忆吹箫》)和“试灯没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说明了李清照对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都失去了兴趣,也就是抑郁症病患的症状之一。

作者也说“抑郁症患者还会启动否定性的心理防御机制,以获得短暂的安慰。”当北宋灭亡之后,李清照逃到南方,安顿了下来,生活是比较安定了,可是来到了元宵节,她却无法和其他人欢度佳节。“李清照靠眼前幻化出年轻时代的‘中州盛日’来聊以自慰。”

除此之外,作者也提到“抑郁症患者还会对现实失去安全感,疑虑重重。”虽然历册上没有赵明诚纳妾的记录,可是不少的学者从李清照的词作中找到赵明诚纳妾的蛛丝马迹。路也提出的是《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说这是李清照“暗示赵明诚背叛自己,有天台之遇。”天台之遇是指汉朝时的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见仙女,并和仙女结婚的际遇。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外遇咯!

路也认为,赵明诚纳妾的证据之二是李清照曾经以“春到长门春草青”(《小重山》)暗示自己和汉武帝的陈皇后阿娇一样失去丈夫的宠爱。

《多丽》的“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是证据三。这里也涉及了两个典故。汉皋解佩是说郑交甫在汉皋山下遇见两个仙女,仙女解下身上的玉佩送给他,可是走了不到十步的路,玉佩却消失了,仙女也不见踪迹。纨扇题诗则是指斑婕妤因为赵飞燕而失宠于汉成帝的故事。总而言之,就是说李清照即使是描写菊花,也是写得惨兮兮的。

作者也从李清照的心理写到生理。作者认为李清照的“身体欠佳,焦虑升级,有了严重的生理反应。”她失眠——“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声声慢》);她越来越瘦——“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的结论是,李清照“作为一个生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的女知识分子,心性太高、敏感多情,如果不患上抑郁症,倒反而奇怪了。”

读到这里,相信大部分读者是无法接受这样的论述方式的,因为这样子的说法事实上是没有什么证据。据我个人的经验,我见到的抑郁症病人都是郁郁寡欢的,连做饭都没有心思,怎么还有写词的闲情呢?

身为小小的研究生,我知道我得找到权威说法才可以反驳大家的论点。于是,我找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研室与心理医学科第二任主任兼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主任——季建林教授的《关于抑郁症的思考》。季教授认为“抑郁症的诊断是多轴诊断,必须考虑是否有社会功能障碍和是否有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等。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多有生活磨难与挫折,但却留下了诸多优美感人的诗词,因此不能诊断。再退一步讲,精神科或心理咨询医师的精神疾病诊断,必须是针对来就诊(或强制或自愿)的患者,这个前提非常重要。因此,切不可滥用诊断标准对文学作品、作者等‘非就诊者’妄加推测。”

(另一篇苦中作乐,寓学习于娱乐的文章。希望不会闷坏了大家。)

Labels: